合作案例

国际巨头全球首创!动力电池阻燃又一颠覆性技术革新!

更新时间:2024-02-08 03:44:41 更新来源:合作案例

  热失控,进而造成电动汽车起火乃至爆炸,一直是消费的人、电池厂商和整车厂的心头大患。为了攻克这一痛点难点,整个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企业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各种尝试与研究。

  LG化学(LG新能源母公司)4月25日宣布,公司从2009年起就开始持续进行研发,终于开发出一种可应用于电池组、具有世界最佳性能的特殊阻燃材料。

  目前,LG化学已完成量产体系的构建,并按照每个客户需求计划从2023年起开始全面投入生产。同时,其正在韩国、美国、欧洲等地进行专利申请,并计划以供应电池组外壳为起点,将材料的应用场景范围扩大至汽车等其他各工业领域。

  “热失控”是电动汽车电池起火的根本原因。而热失控是由于多重因素对电池单元施加压力而产生热量的现象,当电池的内部温度由于过压或过放电等问题造成短路而升高到一定水平以上时,就会产生火焰,进而引发火灾。

  LG化学此次开发的新型特种阻燃材料是一种具有聚苯醚(PPO)、尼龙树脂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多种材料组的高功能工程塑料。该材料具备优异的耐热性,当其应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组外壳时,与普通阻燃塑料相比,隔热时间更长,且尺寸稳定性更好,当气温变化时也不会产生变形。

  此外,LG化学的测试结果为,在热失控引发电池起火时,即使温度高达1000℃,该材料也可将火焰扩散时间延迟400秒以上,为目前世界最长时间,且阻燃性能比普通阻燃塑料高出45倍以上。

  LG化学称,若将公司全新开发的阻燃材料应用于电池组外壳,有望在电动汽车电池起火时延缓燃烧时间,阻止火焰扩散,从而为驾驶员撤离及灭火争取更多宝贵时间。

  LG化学成立于1947年,隶属于韩国三大集团之一的LG集团,业务涵盖石油化学、电池、尖端材料、生命科学四大领域。

  其中电池业务由2020年12月分拆出来的全资子公司LG新能源(LGES)独立运营。

  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LG新能源2022年1-2月动力电池出货量为7.4GWh,同比增长37.6%,市场占有率为13.8%,仅次于,位列全球第二。

  作为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的电池却屡屡发生安全事故,涉及储能电池和电动汽车电池。

  储能电池最近的一次事故是4月18日发生的,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储能电池设施起火冒烟。该储能项目地共有超3200块锂离子电池,总储能容量10MW/40MWh,电池正是来自LG化学。消防局已证实该储能项目中存在电池热失控,但具体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

  而电动汽车电池的处境同样也好不到哪去,搭载LG新能源电池的电动汽车因起火风险被召回的事件已经持续上演了两年,共涉及约44万十万辆来自各大车企的电动汽车,包括Stellantis、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现代汽车和梅赛德斯-奔驰等。

  今年,LG新能源或许也将收获电动汽车电池的“大彩蛋”。4月6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他们正着手调查LG新能源的电池故障安全问题,将致函LG新能源,以及可能从LG新能源购买相同或类似电芯的其它车企,将确保所有有缺陷的电池都已被汽车制造商召回。这起调查共涉及138324辆。

  层出不穷的起火和召回事件,让LG新能源的电池被打上了最不可靠的标签,品牌形象和信任度也因此一降再降。但这并不妨碍LG 新能源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其今年2月出手进军军储能系统集成市场,与受影响的客户车企也仍在事故前后展开了多个角度的大手笔合作。

  如若此次LG化学研发的高功能电池阻燃塑料材料成功实现量产的话,大概率会首先应用于LG新能源生产的电池,有望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改善自身的电池安全问题,重新扭转不安全的负面形象。

电话:191-5371-9575
立即咨询>>

鲁公网安备 鲁ICP备2021027995号-1